| 序号 | 获奖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获奖类别 | 等级 | 年 度 |
| 1 | 分子光谱法研究环糊精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包络作用 | 杜新贞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2006 |
| 2 | 亚烷基卡宾与环氧乙烷和环硫乙烷的反应及过渡金属离子活化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 耿志远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2006 |
| 3 | 功能高分子基础研究 | 雷自强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6 |
| 4 | 新型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 王喜存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06 |
| 5 | 生化分子在仿生膜上电化学过程的研究 | 卢小泉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06 |
| 6 | 电镀与环保新技术 | 秦淑琪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2006 |
| 7 | 具抗肿瘤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研究 | 宋玉民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2006 |
| 8 | 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剂及固沙种草剂 | 王云普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6 |
| 9 | 超分子化学及多功能化合物研究 | 魏太保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6 |
| 10 | 功能高分子基础研究 | 雷自强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 | 2007 |
| 11 | 界面电子传递过程研究复杂生物、化学体系信息分析新方法 | 卢小泉 |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 | 2007 |
| 12 | 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剂及固沙种草剂 | 王云普 | 甘肃省技术发明奖 | 一等 | 2007 |
| 13 | 化学动力学中非线性行为及其研究 | 高锦章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8 |
| 14 | 应用量子化学基础系列研究 | 耿志远 |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2008 |
| 15 | 应用量子化学基础系列研究 | 耿志远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08 |
| 16 | 功能高分子试剂和催化剂研究 | 雷自强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08 |
| 17 | 仿生膜上电子转移的稳定性研究 | 卢小泉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08 |
| 18 | 反胶束微反应器模板法合成聚合物、无机离子、层状化合物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模拟研究 | 莫尊理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8 |
| 19 | 新型杂环化合物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 王喜存 |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2008 |
| 20 | 具有潜在生物活性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 王喜存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8 |
| 21 | 应用量子化学基础系列研究 | 王永成 |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2008 |
| 22 | 化学动力学中非线性行为及其研究 | 杨 武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08 |
| 23 | 高分子基功能材料基础研究 | 雷自强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10 |
| 24 | 生物分子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行为研究 | 卢小泉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10 |
| 25 | 过渡金属活化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动力学研究 | 王永成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10 |
| 26 | 新颖的多功能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张有明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2010 |
| 27 | 超分子识别系列新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 魏太保 |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2010 |
| 28 | 仿生膜上电子转移行为研究 | 卢小泉 |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 | 2010 |
| 29 | 有机/无机掺杂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 莫尊理 |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 | 2011 |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864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